伺服驅動系統

Q1

明緯已發佈的標準伺服中按照控制方式分類共有哪幾種?

Ans

共有两種控制方式,分別是EtherCat和脈衝
 

Q2

現已發佈的標準伺服有哪幾個系列?

Ans

目前1個系列,是:經濟款MD-730系列
 

Q3

四個系列中各種控制方式都涵蓋嗎?

Ans

MD-730系列目前涵蓋EtherCAT和脈衝控制

Q4

各系列伺服驅動器可以匹配的電機位數及編碼器類型一樣嗎?

Ans

MD-730系列目前就是17bit多圈磁编

Q5

各系列伺服速度環帶寬分別是多少?

Ans

MD-730系列速度環帶寬為2KHz

Q6

驅動器size規格如何劃分的?

Ans

按照電壓與功率劃分如下:單相220V:SIZE-A(0.2kW、0.4kW) 、SIZE-B (0.75kW)

Q7

擁有模擬量介面的機型有哪些?擁有模擬量機型的端口規格一樣嗎?

Ans

脈衝機型都擁有模擬量(精度12bit),模擬量的為2路Ai和1路AO,2路AI包括1路電壓型(輸入規格 -10V~+10V)、1路電流型(輸入規格4-20mA),1路AO為電壓型(輸出規格 -10V~+10V)

Q8

安全功能動態制動和STO都是標配嗎?

Ans

動態制動屬於全系標配且可在停機設置中關閉,STO為選配功能,STO不可遮罩
注:现在上市的机型还没有STO选配机型

Q9

那些機型擁有閉環功能和分頻功能?可以同時使用嗎?

Ans

脈衝機型擁有全閉環和分頻功能,不可以同時使用,線纜引腳重合所以使用時功能二選一

Q10

各個系列數字量DI/DO點位數量有何差異?

Ans

按照控制方式劃分:脈衝機型MD-730P擁有8個DI 5個DO;MD-730N擁有5個DI 3個DO; 

Q11

不同控制模式在組網能力上的能力如何?

Ans

1)N匯流排j機型支持 300 個節點 120 m 距離,15 ns 同步誤差、±20 ns 同步抖動,支持 125 μs 同步週期,拓撲支持線型、環形連接;
2)脈衝機型支持並聯 RS485 通訊連接最大可連 128 站,串列傳輸速率最高115200bps,拓撲支持線型、星型、樹型、混合型連接

Q12

制動電阻全系標配嗎?

Ans

非標配,全系400W及及以下驅動器無內置制動電阻,750W及以上機型標配內置制動電阻

Q13

散熱風扇全系標配嗎?

Ans

非標配,僅MD-780N系列全有風扇,MD-730/MD-760/MD-770系列伺服750W及以下規格伺服無內置冷卻風扇
注:目前明纬导入机型为750w及以下,都是无内置风扇机型

Q14

伺服驅動器的故障歷史記錄可以查看嗎?

Ans

可以,可查看近十次故障記錄,第一次到第十次功能碼為:C1E00 C1E10——C1E90

Q15

面板操作有快捷鍵嗎?

Ans

有,面板可在伺服所處狀態及其他監控如伺服轉速、轉矩電流、負載率、母線電壓見快速切換,操作方式為在88RN狀態下點擊上下鍵可迴圈切換。快速JOG、快速切換組號等快捷方式請查看手冊

Q16

驅動器安裝是否有要求?

Ans

1)緊湊式安裝:支持SIZE A、 B機型,相鄰伺服驅動器之間間距≥1mm,需降額至75%使用;
2)保留間距式安裝:相鄰伺服驅動器之間間距≥ 10mm,支持全系列機型;
3)零距離式安裝:支持SIZE C、 D、E機型
注:目前功率段不涉及SIZE C/D/E机型

Q17

Ethercat型機控制模式有哪幾種?

Ans

共有7種控制模式,分別是輪廓控制模式(PP)、輪廓速度模式(PV)、輪廓轉矩模式(P圖)、週期同步位置模式(CSP)、週期同步速度模式(CSV)、週期同步轉矩模式(CST)、原點回歸模式(HM)

Q18

Ethercat機型組網是網口可以隨意連接嗎?

Ans

不可以,需要遵循左進右出原則,即CN3進CN4出

Q19

Ethercat機型組網傳輸距離有要求嗎?

Ans

要求節點之間小於100M

Q20

Ethercat機型組網對網線有要求嗎?

Ans

要求使用帶遮罩的超 5 類或電氣性能規格六類及以上的網線

Q21

Ethercat機型支持哪些服務?

Ans

支持標準服務包括PDO及SDO, Ethercat伺服支持用戶自主分配 PDO 列表,自主定義 PDO 映射對象

Q22

Ethercat機型CN1用戶控制介面支持自定義嗎,線材有要求嗎?

Ans

默認DI1-DI5功能為正限位、負限位、原點、探針2、探針1,默認DO1-DO3功能為伺服準備好、故障輸出、抱閘 輸出,這些默認功能都是支持自定義更改的且電平邏輯可改;建議數字信號線推薦使用遮罩雙絞線

Q23

脈衝型機支持控制方式有哪些?

Ans

支持速度控制模式、轉矩控制模式、位置控制模式

Q24

脈衝機型組網是網口可以隨意連接嗎?

Ans

可以,進行RS485通訊時CN3及CN4不分進與出

Q25

脈衝機型讀寫伺服地址如何確認?

Ans

讀寫伺服地址時寄存器起始地址高 8 位為組號,低 8 位為組內偏置,如參數C11.12,11 即為組號,即 DATA[0]=0x11,12 即為組內偏置,即 DATA[1]=0x12

Q26

脈衝伺服RS485通訊還需要注意一些什麼?

Ans

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節點 485 信號的參考地連接在一起,最多連接 128 個節點。注意末端站安裝終端匹配電阻

Q27

位置指令輸入支持的接線方式及注意事項有哪些?

Ans

支持差分及集電極開路兩種方式,高速差分支持4M頻率最小脈寬0.125μm,低速差分支持500K,最小脈寬1μm,集電極開路支持速率200K,最小脈寬2.5μm。還需注意禁止內部電源與外部電源共用,請嚴格按照手冊接線圖接線否則可能導致信號錯誤及設備損壞

Q28

脈衝機型CN1用戶控制介面支持自定義嗎,線材有要求嗎?

Ans

IO信號支持自定義;建議數字信號線推薦使用遮罩雙絞線,不同模擬信號使用單獨的遮罩線

Q29

伺服一般調試步驟有哪些?

Ans

步驟如下:1.運行前檢查 2.接通電源 3.點動運行 4.伺服調整及運行  5.伺服停止
 

Q30

運行前檢查要檢查要檢查哪些?

Ans

1.驅動器週邊電路檢查,如STO、網口順序、電機編碼器和動力線連接、接地、IO信號、驅動進線回路、抱閘接線、無關裸露線頭等;
2.機械檢查,如行程中是否會干涉、聯軸器鎖付、雜物、金屬屑、機械是否形變等
 

Q31

連接電源需要注意哪些?

Ans

主要是電源電壓等級勿錯誤否則有炸機風險,控制電主電源勿漏接,具體接線圖請查看手冊

Q32

點動運行如何操作?

Ans

首次點動請使用面板或者伺服後臺,點動可以判斷伺服是否可以正常運動,機械連接是否正常等,面板點動可使用快捷鍵或者參數F30.01,具體操作請查看手冊
 

Q33

伺服調整一般需要設置哪些?

Ans

DI/DO定義與CN1接線匹配,編碼器類型設置,其次一般應用僅需要慣量識別和剛性等級設置及共振抑制即可。如要求較高需要進行高級增益調整

Q34

面板修改U60組參數嗎(以下以齒輪比修改為例)?

Ans

可以
1)寫入6091.1
2)讀取6091.1
 

Q35

不同負載應用對電機負載慣量比有何要求?

Ans

在要求高回應、高精度的場合,最好5倍以下,最高至10倍,對精度、動態回應有一定要求的場合, 要在10-30倍之間;超過30倍只適用於要求低的點到點控制和一些旋轉運動的機構;定位精度或回應要求高的情況:2倍以內。絲杠或聯軸器直連:5倍以內(連接剛性較好,精度要求較高);齒輪齒條:10倍以內(連接剛性不太高,精度要求不太高);負載慣量比較多相應會較慢且容易控制發散共振

Q36

剛性調節需要注意些什麼?

Ans

剛性體現伺服抗干擾、跟隨指令的能力。增益越強,剛性越強,但也降低了伺服系統的穩定裕量。大型機械8-12級,皮帶/齒輪型負載12-15級,絲杆/直連型負載16~20 級。(剛性過高可能導致機械共振以及控制不穩定!

Q37

如果調節剛性、慣量及陷波器後控制扔不達要求高如何辦?

Ans

此時常規參數可能已無法滿足要求,此時可能需要調整添加前饋、指令濾波、PDFF等高級參數甚至手動模式更改位置環速度環參數,具體作用及調整請查閱對應手冊

Q38

除了伺服本身調節,上位機需要注意什麼?

Ans

匯流排伺服,需要上位機導入對應的描述檔(XML或GSD檔),ethercat主站要正確配置PDO及軸組態,PN機型要組態正確報文及軸配置,以保證匯流排控制正確
注:可删除PN(PROFINET)相关,如GSD档,和PN机型那句话

Q39

皮帶負載抖動如何處理?

Ans

軸運動抖動較嚴重,出現來回震盪的現象,需要a) 通過 F30.10 辨識慣量,若辨識出結果<20,則無需操作;若辨識結果>20 嘗試直接手動設置 c00.06(負載慣量比)設置為 20。 並將剛性降低(如c00.05 設置為 10 ),若還是抖動,則需檢查是否機械存在故障

Q40

絲杆嘯叫如何處理?

Ans

軸在運行過程或停止時中發出了非常大聲的嘯叫聲,需要a)確認是否進行慣量辨識(保證回應及精度絲杠推薦設計慣量在 5 倍以下); b)確認剛性是否超過現有系統極限,適當降低剛性; c)確認是否為共振可, 開啟自適應陷波器(c01.30 寫 2),效果不佳或共振點較多時需要手動設置 。
 

Q41

報警208如何處理?

Ans

先確認線纜是否帶電池盒,其次更改絕對值模式伺服會報警 Er20.8(第一次設置絕對值模式時出現),可將 F31.10=4(複位編碼器故障及清除編碼器數據), 伺服會報警 Alf1.0,隨後軟體複位(F31-01 寫 1)或斷電重啟;
 

Q42

伺服報警203如何解決?

Ans

1)接地:現場接地一定接好,驅動器接地,機櫃接地,接地線線徑不要太細、機櫃接地線位置不能有油漆等。
2)套磁環:靠近驅動器側,動力線、編碼器線、網線磁環繞3~5圈,注意: PE線不要套進去。
3)關載頻切換:先輸入密碼C00-31=1107, R22-38改為0;重新上下電。
4)加大丟幀閾值:先輸入密碼C00-31=1107, R20-2C改為80;重新上下電。
5)改串列傳輸速率:編碼器串列傳輸速率改為2.5M,需刷軟體。
6)我司產品旁,如有直線驅動器、磁懸浮電機等,因他們載頻太高,干擾很多,必須加磁環。

Q43

抱閘電機, 抱閘無法打開?

Ans

1)檢查CN1的do3引腳焊接是否正常,DO3正負是否接反,接反會燒壞度那口
2)檢查抱閘繼電器是否正常受控,器件是否正常
3)抱閘參數R20-48設置錯誤, 應該是1, 實際是0
4)電機抱閘異常損壞等
 

Q44

Er06.0飛車故障如何處理?

Ans

1)編碼器線或者動力線連接錯誤如A編碼器線接到B
2)按照正確 UVW 相序接線
3)上電時,干擾信號導致電機轉子初始相位檢測錯誤, UVW 相序正確,但使能伺服驅動器即報Er06.0,重新上電
4)編碼器型號錯誤 , 確認電機型號、編碼器類型
5)編碼器接線錯誤、老化腐蝕,編碼器插頭鬆動
6)垂直軸工況下,重力負載過大,減小垂直軸負載,或提高剛性,或在不影響安全和使用的前提下,遮罩該故障
7)參數設置不合理導致伺服運行振動過大
8)電機被外力反向拖動 ,如果可以正常運行,並且確實有被外力反拖的應用工況可以考慮遮罩失控保護(C06.20=0 需謹慎設置)
 

Q45

運行中忽然報報Er03.2(參數讀寫異常)?

Ans

通過SDO寫6060h的值實現模式切換, 可能會導致用1~2年後6060h 的EEPROM地址擦寫超過100萬次, 從而產生伺服報警Er03.2。   
1)用PDO的寫入方式更改6060h, 實現模式切換;
2)或者將參數C13.10 設為0 此時通過SDO寫對象不保存EEPROM)

Q46

伺服報編碼器故障202故障,如何排查?

Ans

1)編碼器線是否連接,) 編碼器線有沒有插好擰緊, 航插是否擰緊;插到底;有無轉接頭,或者是否先上電後連接編碼器線
2) 確認R20-00參數是否為10000(需先輸入密碼)
3) 觀察編碼器插頭內有無異物、 塌Pin。
4) 驅動器介面能否晃動, 就是排查是否斷Pin。
5) 交叉驗證驅動器、 電機、 線纜, 看現象跟誰走。 根據經驗, 電機原因居多, 線纜最少

Q47

Er41.0(電機超載)、 41.1(電機堵轉過熱)如何處理?

Ans

1) 抱閘電機, 抱閘未打開或抱閘磨壞, 按抱閘磨損問題排查, 24v接線、 do3等。
2) UVW動力線未插緊/擰緊, 尤其大功率航插要擰到底部。 抱閘電機需確認航插內是否有24v接線Pin。
3) 排查結構件是否有卡住, 可先脫掉負載, 電機空載看是否還報
4) 編碼器角度偏差過大, 也有可能報超載, 如果排查接線無問題, 可進行角度辨識試一下。
5) 電機選型是否偏小;加減速時間是否太短/太頻繁;負載慣量過大等, 《用戶手冊》
6) 交叉驗證, 定位驅動器、 電機、 線纜,判定電機是否燒機, 近距離聞到燒機味道, 一般量三相阻值量不出, 阻值太小, 只可參考

Q48

Er43.0(母線過壓)如何處理?

Ans

1)確認是否上錯電, 220V驅動接了380V,或輸入電源電壓高,不可持續通電,否則會炸母線電容;可以看故障記錄
2) 查故障記錄, 看是否有報ALF5.0(制動電阻超載) , 如果有, 可改散熱係數C00-13, 默認30, 根據實際可改50~70 (max),內置;如果外置, 還可改更大, 只要電阻不太燙, 太大可能燒電阻。
3) 確認加減速時間是否設置過小, 如果是, 接外置泄放電阻;如果已經是外置泄放電阻, 改散熱係數C00-13, 如上。
4) 外置泄放電阻線是否接好, P、 D之間短接片是否拿掉。
5) 大功率伺服用面板點動Jog, 轉速1000轉以上, 容易報過壓, 因為面板Jog點動加減速默認100ms;點動時, 轉速不用太快, 或
          用後臺點動, 可設置加減速時間。
6) 負載慣量大,滿足應用情況下,減小加減速度。
7)調整增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