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方面
机械手选型注意事项
以下是机械手选型的注意事项:
1. 有效负载:
- 有效负载指的是机械手在工作空间内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重量,通常范围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。选择时需要考虑工件的重量以及夹具的重量,并注意机器人的负载曲线,因为不同工作区域的负载能力会有所不同。
2. 自由度(轴数):
- 机器人配置的自由度决定了其能够执行的运动范围。如果任务较为简单,像是从一条输送带上取物并放到另一条上,4轴机器人就足够了。如果在狭小空间内需要较为复杂的动作,6轴或7轴机器人则是更好的选择。
3. 最大作业范围:
- 在选择机器人时,要考虑其需要达到的最大工作距离,不仅要考虑负载,还要综合评估其有效作业范围。不同型号的机器人会提供作业范围图,可以帮助判断是否符合特定应用需求。
4. 重复精度:
- 重复精度指的是机器人执行相同任务时能够返回到同一位置的能力,通常在±0.05mm到±0.02mm之间。如果是精密的装配任务,比如电子线路板组装,就需要更高精度的机器人;但对于一些较粗糙的工序,比如打包或码垛,机器人精度要求则相对较低。
5. 速度:
- 机器人速度与任务的周期时间(Cycle Time)密切相关。机器人手册上会列出最大速度,但实际运行中速度会根据加速、减速过程有所变化。选择时要考虑机器人的加速度和运行的实际速度,确保能满足生产效率需求。
6. 机器人本体重量:
- 机器人本体的重量直接影响到其安装的稳定性,特别是当机器人需要安装在定制的工作台或轨道上时,必须考虑其重量来设计合适的支撑系统。
以上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,综合考虑这些要素,可以帮助选择最合适的机械手,确保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。
机器人的有效负载是如何影响性能的?
有效负载指的是机器人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,包括末端执行器(工具、夹具等)。超过负载能力会影响机器人的速度、精度和使用寿命。
PTP和CP运动模式有什么区别?
PTP (Point-To-Point):此模式让机器人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,只关注起点和终点。通常用于简单的取放任务。
CP (Continuous Path):此模式下,机器人沿着一条连续的路径从起点到终点移动,适用于需要平滑连续运动的应用,如焊接、喷涂和装配等。
什么是机器人的“重复精度”?
重复精度指的是机器人在执行相同任务时能返回到同一位置的能力。重复精度是确保任务一致性的重要因素,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的任务中,如装配或检测。
机器人能与视觉系统集成吗?
可以,机器人可以与视觉系统(如相机和传感器)集成,用于任务如检测、质量控制、部件识别和引导。这使得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产品变化。
SCARA机器人与直角坐标机器人有什么区别?
SCARA (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) 机器人适合进行水平运动,通常用于装配任务。它们在有限空间内具有较高的速度和精度。
直角坐标机器人使用三个线性轴(X、Y、Z),通常用于需要直线运动的任务,如取放操作或3D打印。
机器人中的“末端执行器”是什么?
末端执行器是指机器人臂上用来执行特定任务的工具,如夹具、焊枪、喷头等。末端执行器的类型根据应用需求而定。